今年听过最扯的话就是:买油车比电车划算,因为油车费钱但很保值!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一提起想买电车,立马有人跳出来劝:别冲动!电车不保值,油车虽然加油贵,但长远算下来更划算。起初你可能真被说动了,觉得还是选稳当的油车吧。
但静下心来琢磨琢磨,这套逻辑其实早就站不住脚了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之前差点被这话忽悠,直到认真对比一圈才发现:今年听过最扯的话,就是买油车比电车划算,因为油车保值!
为啥这么说?看看现在的车市就知道,油车的“保值神话”早就悄悄破灭了。甚至可以说,不少油车现在跌价比电车还快、还狠。倒退六七年,宝马5系裸车起步就得40多万,落地轻松超50万;奔驰C级、奥迪A4L、Q3这些车,也都是三十多万起步,那会儿开出去确实能“挺直腰板”。
可现在呢?这些曾经的“香饽饽”哪个不是价格“坐滑梯”?奔驰C级已经杀到21.48万起,比当年便宜了小十万;宝马5系优惠14万起步,有的地方优惠力度还更大;奥迪A4L更夸张,新车价格都跌到18万起了……这时候还说“油车保值”,不觉得有点好笑吗?
说白了,“保值”的前提是价格稳定。但现在的油车市场哪有“稳定”可言?新车价格一降再降,二手市场更是没人接盘。就拿去年来说,我朋友想把开了三年的大众迈腾卖掉,当年落地快23万,结果二手车商只给8万,这“腰斩”都不止,哪来的保值?
有人可能会说:你说的都是豪车,价格虚高,跌得快正常!10万出头的油车才是真王者,配置扎实、口碑好,保值率肯定高,买了不亏!这话听着有理,毕竟轩逸、卡罗拉、朗逸这些车,在大家眼里是“抗造、家用靠谱”的代表,说它们保值好像没毛病。但现实真这么理想吗?
拿2021款轩逸自动版来说,当年指导价11.9万起,落地怎么也得13万左右。现在二手市场上,同款车售价基本在5.78万到7.58万之间,算下来保值率也就48%-63%。这还没算当年交的购置税、保险、上牌费这些额外成本,要是全算进去,实际能收回的钱只会更少。
再看看同年份的比亚迪海豚自由版,当年指导价11.28万,落地和轩逸差不多。现在二手车价格在4.68万到7.5万之间,保值率41%-66%,看着比轩逸略低一点,但差距其实很小。
更关键的是,电车有个油车比不了的优势——用车成本低到离谱!充电几块钱就能跑一两百公里,加一箱油的钱够电车充十几次;保养更省,电车不用换机油、滤芯,一年保养费也就几百块,油车一年保养怎么也得小两千。把这些账算进去,油车所谓的“划算”根本站不住脚。
从大趋势来看,“油车保值”更是个伪命题。一方面,国内燃油车存量实在太大了。截至2024年,中国燃油车保有量还有3.42亿辆,听着挺多,好像能撑起“保值”的底子。但问题是,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早就今非昔比了——2019年还不到5%,现在已经超过50%,也就是说,现在市场上每卖两台新车,就有一台是电车。按这趋势,未来4-5年渗透率超过80%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到那时候,市面上还堆着三亿多辆油车,大家却都在买电车、换电车,二手油车不就成了“供大于求”?别说保值了,想卖出去都难。
更别说,很多车企早就开始“断油”了:不少品牌计划2030年前后彻底停产燃油车,本田更是直接宣布,2027年起不再推出任何新的纯燃油车。厂家都不造了,后续的配件、保养、技术支持肯定会慢慢退出,手里的油车到时候还能值多少钱?用脚想都知道答案。
其实说到底,“油车更划算、保值率更高”这话听着有底气,但拆开来一看根本经不起推敲。新车价格一降再降,二手市场卖不动,整个产业都在向新能源转身……可还有人拿几年前的老眼光当现在的判断标准,这显然站不住脚。
买车是大事,与其被“油车保值”的老说法忽悠,不如算算实际的账:电车用车成本低、新技术迭代快,未来市场接受度只会更高;而油车呢?新车降价不停,二手没人接盘,产业趋势也在“抛弃”它。这么一看,到底选油车还是电车,答案其实早就很明显了,不是吗?
股票投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