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二手车市场"淡季不淡"?新数据揭秘这些信号!
近逛二手车市场的朋友有没有发现,虽然说是传统淡季,但车商们的积极性好像没减?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刚发布的7月数据里,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信号——前27天全国就卖了148万辆二手车,估计整个月能冲到165万辆,跟6月旺季持平!这淡季咋还卖出了旺季的感觉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背后的门道。
先看整体:淡季数据"稳住了",背后有三大推手
都说7、8月是二手车传统淡季,天气热、大家出门少,车商通常得靠降价清库存。但今年有点不一样:7月后一周日均交易量6.5万辆,虽然比6月同期略降1.9%,但从第二周开始就"一周比一周旺",环比涨了0.79%。为啥能逆势回暖?说白了,三个原因在发力:
第一,暑期消费"带节奏"。现在大家夏天喜欢自驾游,10万左右的二手SUV、MPV问得特别多,尤其是3年车龄左右的合资车,几乎成了"香饽饽"。有车商跟我说,近带家人来看车的客户比上个月多了三成,很多都是冲着"周末带娃去周边"来的。
第二,置换政策"添把火"。现在各地都在推汽车以旧换新,置换率稳在60%以上——啥概念?就是10个买新车的人,6个会把旧车卖掉。这么一来,二手车市场的车源直接"爆单",尤其是1-3年的准新车,占比比去年高了5个百分点。车源足了,消费者选择也多,自然愿意出手。
第三,新车价格"稳住了"。前几个月新车"价格战"打得凶,二手车商跟着遭殃,收车价一降再降。但7月新车价格基本企稳,二手车的价格预期也跟着稳了。以前消费者总担心"今天买明天跌",现在敢下手了;卖车的人也不觉得亏,供需两头都活了,价格下滑的趋势总算刹住了。
分区域看:华东西南"挑大梁",这些城市涨得猛
全国市场整体稳,但具体到各个地方,表现可就"冷暖不均"了。协会的数据把各区域扒得明明白白,想买二手车、或者想入行的朋友,这些城市值得重点关注:
华东地区:妥妥的"增长引擎"。日均交易2.29万辆,环比涨4.62%,全国就靠它"扛大旗"。具体到城市,山东的临沂、枣庄简直是"黑马",交易量分别涨了7.6%、6.4%——当地车商说,主要是周边县城的刚需起来了,5万左右的国产二手车卖得好。上海也不差,环比涨6.2%,新能源二手车占比首次突破30%,特斯拉Model 3、比亚迪汉这些准新车,收车基本靠"抢"。
西南地区:川渝"回暖明显"。日均1.3万辆,环比涨2.59%。成都、重庆分别涨5.2%、3.4%,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成都的二手越野车需求暴增,特别是普拉多、牧马人这些硬派车型,车商说"收一辆卖一辆,根本不愁客"。绵阳更猛,直接涨超15%,当地高校多,学生毕业季买二手代步车的需求集中释放,5万以下的燃油车成了"主力军"。
中南地区:有人欢喜有人愁。广州、南宁跌超10%,但长沙、平顶山涨超20%!长沙有个二手车市场搞"夏日购车节",推出"买二手车送一年保险"活动,周末客流量直接翻倍;平顶山则是工矿企业多,二手皮卡、轻卡需求旺,车商们忙着调车源,根本没空喊"淡季"。
对比去年:市场其实在"悄悄变好"
不光是7月,咱们回头看去年9月的数据,更能发现二手车市场的"韧性"。2024年9月可是传统旺季,当时交易量165.84万辆,环比涨5.89%,同比涨4.19%,1-9月累计卖了1421.68万辆,比前年多卖72.5万辆。为啥旺季能这么旺?其实跟现在的原因差不多:中秋国庆双节自驾需求爆发,车商搞促销,加上置换政策给力,直接把市场"点燃"。
这说明啥?说明二手车市场不是"没需求",而是"需求在等时机"。只要价格稳定、车源充足、政策给点力,消费者该出手时一点不含糊。就像现在,虽然说是淡季,但经销商们对8、9月挺乐观——天气凉快了,开学季、中秋假期跟着来,再加上车企可能会推"金九银十"促销,二手车市场说不定能迎来一波"小高潮"。
后说句实在话:车商们还在"咬牙坚持"
不过话说回来,二手车市场虽然看着热闹,但车商们的压力可不小。协会调研里说,现在60%的车商库存超过45天,资金周转有点难;新车降价虽然缓和了,但没完全停,比如某款新能源新车降价2万,对应的二手车型就得跟着降1万多,利润空间被压得越来越薄。
但换个角度想,这也是市场"洗牌"的过程。那些靠收"事故车""泡水车"赚钱的车商,现在基本没市场了;反而是一直做正规车源、注重服务的车商,客户越来越稳定。就像北京有个做了10年二手车的老板跟我说:“以前靠信息差赚钱,现在得靠口碑,只要车好、价格公道,淡季也能卖得动。”
总的来说,7月二手车市场算是交了份"及格以上"的答卷,淡季不淡的背后,是消费需求在恢复,政策在发力,市场也在慢慢成熟。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现在买车其实挺合适——价格稳了,车源多了,车商服务也跟上来了。要是近有换车打算,不妨多去市场转转,说不定能淘到性价比高的"宝藏座驾"!
你觉得下半年二手车市场会继续回暖吗?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~
#汽车新资讯#
股票投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